發(fā)布時間:2022/11/5 點擊:
匯江混凝土 | 關于商品砼的性能
砼原材料加水拌和后形成砼拌和物,這一拌和物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黏聚性和可塑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膠凝材料的水化反應不斷進行,水化產(chǎn)物不斷增加,形成凝聚結(jié)構(gòu)。此時砼開始凝結(jié)硬化,逐步失去流動性和可塑性,最終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水泥石。凝結(jié)硬化以前的砼拌和物通常稱為新拌砼,凝結(jié)硬化后的砼則稱為硬化砼。
1、新拌砼的流動性
是指新拌砼在一定的外力(重力、振搗力)作用下克服自身的內(nèi)摩擦力而做的功。通俗的說就是在一定外力作用下新拌砼能流多遠,是否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測定流動性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坍落度(擴展度)試驗法、維勃稠度試驗法、密實因數(shù)試驗法等等。而我們在實際操作中用得最多的坍落度試驗法。坍落度是用坍落度筒來測定的,坍落度筒尺寸是上口直徑100mm,下口直徑200mm,高300mm。試驗時將新拌砼分三層裝入筒內(nèi),每層用搗棒從邊緣往中心螺旋式插搗25次,插搗時搗棒要插至上一層新拌砼的表面。三層裝完后,抹平筒口,將筒體垂直提起,新拌砼錐體在重力作用下坍落,測量錐體坍落的高度,即為坍落度值,測量錐體坍落后兩垂直方向的直徑平均值,即為擴展度。一般情況下坍落度值越大,擴展度值越大,表示新拌砼的流動性好,三者之間一般情況下成正比例關系。比如180mm坍落度的新拌砼肯定比140mm坍落度的砼流動性好,當然坍落度有一個極限值,普通砼的坍落度一般不超過240mm,當超過240mm時可能是砼用水量過多已經(jīng)離析了。
①、影響新拌砼流動性的因素:新拌砼的流動性取決于各組分的特性及其相對的含量特別是水的作用。砼的各組分的作用是相互關聯(lián)的。
A、用水量對流動性的影響:砼中的用水量是流動性的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之一。用水量與流動性成正比例關系,用水量越大,流動性越大。
B、砂率對流動性的影響:砂率是指細集料含量占集料總量的百分數(shù)。砂率對新拌砼流動性影響較大,砂率存在一個最佳砂率,砂率過大或過小,砼的流動性都不好,當達到最佳砂率時砼的流動性最好。
C、組成材料特性對流動性的影響:水泥的需水量、集料的級配、顆粒形狀、最大粒徑、表面狀態(tài)、摻合料的需水量、細度、適應性、外加劑的減水率、適應性、引氣劑的質(zhì)量等等。都會對流動性產(chǎn)生影響
②、新拌砼的坍落度損失:新拌砼的流動性隨著時間而變化,這是砼水化硬化的必然過程。由于在通常情況下用坍落度評定商品砼的流動性,因此,也常用坍落度損失來表征商品砼流動性的依時性變化。砼的坍落度損失是商品砼使用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的一個問題。
造成砼坍落度損失的原因有:
A、外加劑與膠凝材料不適應;
B、膠凝材料水化速度較快;
C、集料吸水率較大;
D、氣溫過高,水分的蒸發(fā);
E、氣泡的逃逸。
2、硬化砼的抗壓強度
影響砼的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水膠比:是指單方砼的用水量與膠凝材料用量的比值。水膠比越大,孔隙越大,強度越低。
②、水泥強度與用量:水泥的強度越高,砼的強度越高;水泥用量越高,砼強度越高。
③、摻合料:摻合料用量越大,砼的相對強度越低;摻合料的活性越低,強度越低;摻合料的需水量越大,強度越低。
④、集料的最大粒徑:在其他條件一定的情況下,集料的最大粒徑越大,強度越低,在高等級的砼中這種影響較大,中等等級砼不太明顯,低標號砼反而是粒徑越大,強度越高。
⑤、齡期:齡期越長,強度越高。
⑥、溫度與濕度:溫度、濕度越高,強度越高。⑦、砂率:砂率越大,砼強度越低。
3、硬化砼的耐久性
①、抗?jié)B透性:是指砼抵抗水的滲透能力???jié)B等級一般分為P6、P8、P10、P12,“P8”是指砼能抵抗0.8MPa壓力下水的滲透。老標準是以符號“S”來表示,其意義與新標準的“P”相同。
②、抗凍性:是指砼抵抗凍融破壞的能力。在寒冷地區(qū),特別是在與水接觸的部位,砼常常被凍壞。這是由于砼中的水分受凍結(jié)冰后體積膨脹,是砼內(nèi)部受到很大的壓力作用,如果反復受到冰凍融化作用,砼最終將遭到破壞。砼抗凍融等級一般分為:F15、F25、F50、F100、F150、F200,“F100”是指砼能抵抗100次的凍融循環(huán)作用。
③、抗化學腐蝕性能:是指砼抵抗化學物質(zhì)(硫酸、鹽酸)侵蝕的能力。
④、耐高溫性能:是指砼在高溫下,強度降低時抵抗破壞的能力。